在食道瘤的病程中,吞咽梗阻如“鲠在喉”的痛苦、餐后反流的灼烧感、胸骨后隐隐作痛的不适,常常让患者对进食充满恐惧。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谢琳主任表示:中医将食道瘤归为 “噎膈”范畴,认为其核心病机是食道阻滞、胃气上逆,治疗需从“开郁化痰、降逆和胃” 入手,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扶助正气,为患者重建进食的信心。
参加肿瘤大会的谢琳主任
《诸病源候论》早有记载:“噎膈者,饥欲得食,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,在胃口之上,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。”
食道瘤的发生,多因长期情志抑郁(如忧思过度)、饮食不节(过烫、腌制食物),导致肝气郁结、脾失健运,痰浊与瘀血互结于食道,阻滞气机。谢琳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肿瘤诊疗经验指出,临床常见三大症候:
吞咽障碍:初期表现为食物下行缓慢,似有 “粘滞感”,后期发展为只能进流食,甚至水饮难下,中医认为是 “痰气交阻于食道”;
反流灼痛:胃酸与食物残渣上逆至食道,引发胸骨后灼热疼痛,属 “胃气上逆、郁而化热”;
展开剩余59%气血两虚:长期进食困难导致面色萎黄、乏力消瘦,是 “脾胃虚弱、气血生化不足” 的表现。
一、分期论治的核心策略
中医在临床中遵循 “急则治标、缓则治本” 的原则,根据病情阶段遣方用药:
1. 痰气交阻期(早期 / 术后恢复期)
症见吞咽梗阻、胸胁胀满、舌苔白腻,中医通常治以开郁化痰、理气降逆,常用丹参活血通络,砂仁、蔻仁醒脾化湿,浙贝母、瓜蒌仁清热化痰,配合代赭石重镇降逆。
2. 阴虚血瘀期(放化疗后 / 中期)
症见口干咽燥、大便干结、舌质暗红,治以养阴生津、活血化瘀,中医通常配伍沙参、麦冬滋养肺胃之阴,丹参、檀香改善食道微循环,配合蜂蜜调服保护食道黏膜。谢琳主任指出:此类患者常因放化疗损伤阴液,需特别注意药物配伍的温润性,避免苦寒伤胃。
3.脾肾阳虚期(晚期 / 虚弱患者)
症见食入即吐、四肢不温、舌淡胖有齿痕,治以温补脾肾、降逆止呕,中医常配伍附子、干姜温肾助阳,人参、白术健脾益气,加旋覆花、代赭石降逆止呕。
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谢琳主任:在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,对患者悉心调治后,患者的主要改善通常在于吞咽梗阻缓解,反流灼痛减轻,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注意:本文列举出现的所有中药材或方剂只是举例说明,患者朋友不可私自抓药服用,任何治疗方法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随意尝试。
另注:图片来源为ai生成。
发布于:四川省股票配资客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