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网8月28日讯(记者 吴英兰)78岁的张先生(化名)曾因右足坏死被迫截去脚趾,两年后双腿再次剧痛,经检查显示双下肢多发动脉硬化、双侧股浅动脉闭塞,更严重的是右腿有长达28厘米的血管严重钙化,如同“水泥”般完全封堵,之前置入的支架内也再次闭塞。面对如此棘手的长段、重度钙化病变,传统治疗手段显得力不从心。就在张先生面临可能再次截肢的危急时刻,山东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刘政团队应用创新技术——血管减容术,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术中,通过JETSTREAM系统的智能旋磨探头将坚硬钙化斑块精准粉碎,并同步抽吸将碎屑清除出体外,有效避免了远端血管栓塞的风险。在成功清除斑块、恢复管腔后,团队进一步联合应用药物球囊治疗,最终为张先生成功重建下肢血流通道。
精准粉碎血管“石头” 新技术破局登场
“过去遇到这种重度钙化的血管,球囊撑不开,导丝穿不透,患者最终难逃截肢。”山东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刘政坦言。但现在,血管减容术为支架内再闭塞、长段重度钙化等疑难血管病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
刘政介绍,血管减容术的核心优势在于“精准清除”。其旋磨刀头可智能识别钙化斑块与健康血管壁,遇硬则磨、遇软则停,极大降低了对健康血管壁造成损伤的风险;内置的抽吸装置能实时运出碎屑,防止栓塞并发症。对于局部血管壁钙化,科室成熟的震波球囊技术可通过声波震荡松解斑块,二者形成互补治疗体系。
“血管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。”刘政强调,早期血管狭窄,可通过中医药调理进行干预;局部血管壁的严重钙化,震波球囊技术是理想选择;而像张先生这样,由长段、重度钙化引发的完全性血管闭塞,血管减容术就是实现“破局”的关键利器。
血管畅通只是起点 中西医协同从根源改善
成功开通闭塞的血管,恢复血流,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。刘政向鲁网记者详细介绍了科室的特色诊疗模式:患者在接受血管介入手术解决局部“堵点”后,即转入中医调理康复阶段。科室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,通过内服中药方剂改善患者全身代谢;同时,结合中药外敷、蚕食清创等创面修复,促进下肢溃疡加速愈合,形成“西医疏堵点,中医固根本”的闭环管理。
刘政表示,即使局部血管暂时通畅了,如果患者代谢紊乱未能得到根本改善,血管狭窄再闭塞的复发率仍然很高。只有改善内环境,才能从源头延缓疾病进展。
打破认知误区 血管彩超需到专业科室筛查
在谈及疾病预防与早期诊断时,刘政首先指出了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:“许多患者存在‘控制好血糖就安全了’的想法,这是非常危险的!” 他严肃地纠正道:“血糖管理固然是重要的基础,但并发症才是真正的‘隐形杀手’。 多数人只盯着血糖仪或血压计,却忽视重要的下肢预警信号。”
更令人痛心的是,很多患者因为检查不专业而错失保脚时机。“普通彩超只看几个点,但我们周围血管专科做一个肢体血管必须扫描20个关键位置!任何一个关键点的遗漏,都可能意味着错过发现早期病变、进行有效干预的最后时机。”刘政强调,下肢血管健康状况的评估,尤其是高危人群,务必找周围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彩超筛查!
早一天行动 多一分行走希望
早诊早治是守住行走自由、避免截肢的核心关键。刘政呼吁:“当您或家人出现下肢发冷、麻木、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紫、间歇性跛行、静息痛、足部伤口经久不愈等症状时,务必要引起重视,尽早到专业的血管专科进行评估。特别是糖尿病病史超过五年、高血压病史较长,以及有吸烟史的高危人群,每年一次的专科血管筛查是保障肢体健康的底线措施。”
从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创立科室,奠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基石,到如今创新技术落地,为患者解除病痛。变的是,不断精进的医术与设备,不变的,是科室守护患者“每一步”行走自由的初心。
责任编辑:李 震
股票配资客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